这讲的不是段子,而是在疫情下企业的真实写照。
在肺炎疫情之下,有人说最惨的行业之一是小偷。马路上找目标找不到人,入室盗窃家里全是人。而我想说更惨的却是有一些企业没法开业,面临现金流危机下,经销商快撑不住了......
在没有收益的前提下,捉襟见肘的现金流,前段时间西贝董事长贾国龙自曝离破产不到3个月。
2月10日,全国大多数地区开始迎来复工复产,工信部也出台了20条政策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复工复产。
2月12日,笔者注意到,受到疫情影响,全国家居龙头企业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月星家居均继续推迟开业。
据了解,红星美凯龙将全国家居商场延期至2月29日开业(不含湖北省内商场);居然之家将全国卖场的开业时间延期至2月22日;月星家居将全国商场的营业时间暂定为2月18日,并将开工日定为“火雷节”。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去年6月,红星美凯龙通过自营和委管在全国拥有386家家居建材店/产业街;居然之家截至2019年年底累计开店数量达到380家;根据官网的门店分布,月星家居在全国有166家分店。
据此计算,全国至少有1000家家居商超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再次推迟开业。家居商场无法营业,在内的商户也就无法正常营业,面临租金和人员工资的压力。
前天下午1点半,红星美凯龙发布官方消息,公告旗下除了湖北省内的商场,将在2月29日正式开始营业,称此举“尽最大可能减少人员流动”。
此前,红星美凯龙在2月8日发布的消息,全国各地的商场将开业时间定在2月15日后,并没有明确具体时间。
而在距离2月15日只剩三天的情况下,红星美凯龙终于再发确定日期,将“后”的时间确定了。有多位网友对红星美凯龙开业时间定在2月29日表现出失望;
另有网友提供其他地方一些百货商场将在2月15日左右开业;有网友则称2月底开业也没有什么生意,不如延迟到3月甚至4月。
这些评论都透露出一个信息:大家等的太久了,希望早点开始营业。
多位家居经销商最近都在与记者沟通,也可以说是诉苦,既有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这样的全国性家居建材卖场,也有各地的区域本地卖场,这些经销商除了在关心疫情外,对何时开业也更加关注。
原因很简单,商家们在遭受着经济上的巨大压力。 经济上,虽然一些商场推出了免租的政策,但对商家来说,其实紧迫性并不够。多位商家表示,其商场是按季度收费,早在2019年底,就已经缴纳了2020年第一季度的房租。
即使是按月收房租的商场,也在春节前通过将免租一周或者10天的时间将2月的房租收了。因此,大多数的商家对于房租问题不是最急迫的。 那么,商家们急什么,急的是员工的工资、家庭的开支、房贷的偿还、贷款的偿还等。
有商家表示,考虑到2月没有营业没有资金的形势,其向贷款银行申请延缓还款被银行答复没有接到通知而拒绝。
也就说,除了房租以外的各种开支带来的经济压力是萦绕在商家们头上的利剑。
在这样的压力下,商家们对商场何时开业就极为关注了。因为,只要开门营业,才有成交的机会,才有现金流。
所以,商家们对一丁点开门营业的消息就会相当关注。不仅是家居行业,全国各行各业开店的商家都是如此。
或许卖场的租赁模式在“疫”情之下,正在失去它的原有的价值。
第一,家居卖场对经销商来说,最大的价值是品牌带来的聚合效应,一旦平台品牌缺乏创新,对消费者来说品牌没有吸引力和粘性的时候,平台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第二,卖场作为销售平台,只提供场所不研究经销商,所以在经营上的所有动作基本上都是隔靴搔痒,对经销商来说缺乏吸引力。
传统家居零售业,产品同质化严重,商业空间逼仄成为痛之根本。
抗击疫情丨对家居建材经销商的几点建议
一、团队信心与积极性调
现阶段大家的焦虑恐慌情绪导致工作热情降低是非常正常的,作为负责人疏导团队心理压力,增强信心是工作的第一要务。不仅要有语言上的开到,精神上的鼓励,还要让大家看到公司对疫情环境下做出的有效应对。
非常时期,要求员工们以身作则遵守安全工作规章,出门报备,定时体检,如实汇报登记密切接触人健康状况等等。
传递积极情绪给员工:疫情是困难也有机遇,一切都会好起来。
二、盘活资源坚持挺过寒冬
疫情现阶段都面临新增订单缺少,招人困难,物流缓慢,安装工地受阻等一系列困难。同时成本依然摆在那里,预留3-6个月的现金流是非常有必要的。盘活库存,集中力量抓资金回笼。
要砍掉一些非核心业务,减少无效工作,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三、重新规划2020年度销售目标
年前疫情爆发之前相信很多公司都准备20年大干一场,制定好了一个宏伟的销售目标。
根据现状本年度起码第一季度的销售目标很难完成,所以跟团队促膝长谈,从新规划,让员工体会到管理者的人性化,增强员工信心的工作必不可少。
要跟团队提前打好招呼,等疫情结束根据市场再相应调整二三四季度计划。合理且得到员工认可的目标才能有效地激发斗志,避免破罐子破摔。
四、做好疫情后的准备,善待品质客户
每年春节后就会备战315大促,甚至2月份的开门红活动都会带来非常大的销售业绩,今年一切都会延迟。疫情未结束卖场主管部门都非常谨慎,内外部条件都不具备支撑销售。
因此,当下应当做好团队销售服务培训,专业知识学习,销售场景演练,以及保持在线与核心客户接触。
此外,卖场环境提升、样品展示整改都可以借此机会进行。把我们的软硬条件都打磨精细来迎接后期的爆发。
2月10日,复工首日的广州,珠江新城中央商务区一商场内顾客稀少。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五、营销重点从线下转移到线上
充分发掘线上流量,借助互联网工具获客,开展线上活动收取定金,储备精准订金客户。
对于意向非常大的品质客户提供专门一对一上门(工地现场)服务,为客户提供消毒礼品,提醒客户做好防护,证明自己健康无误。
另外,还要提供在线方案讲解,视频工艺对接等等服务。
2003年的非典助长了人们线上购物,一些电商平台得到了成长。现阶段线下推广投入应该相应降低,卖场人流减少,街上车流变少,小区活动人员都不多,所以户外广告宣传、小区围挡、电梯广告,灯道闸等形式建议减少。
六、加强新媒体传播平台建设
目前大家都在家刷手机,快手、抖音、公众号、微信群、微博、朋友圈、知乎、B站等,这些都是很好的传播、沟通平台。在疫情泛滥的非常时期,必须尽快上手更多的新媒体平台,以抵销传统营销的缺失。
当然,还有基于地图热点的定点朋友圈广告也会达到一个非常好的效果。
专业的策划,有目的的引流也很关键。要把线上宣传的厂家行为结合到经销商行为的转变结合。
七、争取卖场与厂商相互扶持
当下环境争取卖场房租减免、工厂补贴,做到多方相互理解,一起拿出态度互相支持。目前有全国大型连锁卖场宣布减免场租,也有品牌厂家公开宣布承担全国经销商1万多名员工1个月工资,这是一件非常值得赞扬的好事。
即使延期开工之后,卖场或市场也有一定恢复期,不会马上带来很大客流,销售情况亦会不容乐观。当然这些都需要我们团队负责人去尽量争取,厂家和卖场的长远眼界和理解支持也更为重要。
八、想尽一切办法开源节流
开源有可能带来小额定金,大量的合同单恐怕要到疫情结束一切生产工作趋于正常之后,所以合理的节流就非常关键了。
许多大一些城市的经销商肯定有多家店面,有选择性地开业而非一拥而上就能节约一部分运营成本,非重要的窗口店也要更为积极地去与房东沟通房租减免。
在与员工协商同意的情况下,延迟或部分发放工资也是一个减少资金压力的方法,当然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且应该从管理层谈起。等一切好转之后做好补偿措施。
乔自然简介:
家居人物创始人。
1997新华社四川分会<蜀报>社会新闻部实习。
1998-2001年农民日报四川记者站,四川科技报科技周刊记者部主任。
2002-2004西部发展报驻川记者站站长。
2004-2005亚太传媒旗下《中国家纺报》主编。
2005-2009年亚太传媒驻川市场总监。
2009年至2016年亚太传媒西南市场总监。
2017年四川省建材家具装饰行业商会副秘书长。
2018年中国木材流通协会全屋定制专委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