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人物网 - 汇聚家居精英、传播家居文化、引领家居潮流

当前位置:

中国最顶级的企业家,都有幸福的原生家庭,无一例外

中国最顶级的企业家,都有幸福的原生家庭,无一例外

你是否希望你的孩子,未来有大出息?

如果是的话,请和你老公(或老婆)和谐相处,为孩子营造一个幸福的原生家庭环境。
 
因为在中国,孩子未来能取得多大成功,背后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原生家庭是否幸福。

我曾经写过任正非、马云、马化腾等十多位中国最顶级的企业家。他们也许各有各的成功之道,但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父母都很恩爱,对他们都很慈祥。
 
在我研究过的大佬中,我还没发现一个例外。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任正非、马云和马化腾父母的故事,也许能从中一窥这些巨头们成功的端倪。
1
任正非的父亲叫任摩逊,是浙江金华人,曾在北平民国大学求学,后因父母去世,学业中断,在江浙等地当了几年老师。
 
日军侵华后,任摩逊进入湖南一家兵工厂,任会计之职。后来,随着战火烧到湖南,任摩逊辗转逃难到贵州。
 
在贵州镇宁县,任摩逊遇到当地农家女子程远昭,他没有再继续西行,而是与程远昭结婚,从此定居贵州。
 
那一年,任摩逊34岁,程远昭17岁。
 
1944年10月,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呱呱落地。任摩逊为其取名为“任正非”,程远昭则总是称呼他的小名:“非非”。哪怕后来任正非已经五十多岁,是一个叱咤风云的国际知名大公司领导,在母亲的口中,他还是那个“非非”。
 
任摩逊以大学肄业学历,在偏僻的贵州山区,已经是高级人才,他先后当了老师和校长。程远昭高中毕业,后来靠着自学,也成为了中学数学老师。
 
他们共同生育了7个孩子,由于家口众多,尽管夫妻俩都有公职,日子依然过得十分艰难。
 
最难的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任正非那时正在读高中,印象很深的就是饥饿。家里衣服、棉被、鞋子,也永远处于短缺状态。
 
高三那年,正在为考大学而奋斗的任正非,常常饿得两眼昏花。程远昭则每天塞给他一个小小的玉米饼,支撑着他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
 
后来, 任正非说:“这个小小的玉米饼,是从父母与弟妹的口中抠出来的,我无以报答他们。
 
任正非读大学时,文革开始。任摩逊因为曾经在国民党的兵工厂工作过,受到了迫害。任正非冒着生命危险(他读书的重庆是全国武斗最严重的城市),从重庆扒火车回到贵州看望父亲,在火车上还被造反派和车站人员毒打。
 
为了不被人发现,任正非提前一站下车,走了十几里路,摸黑回到家(看过张艺谋电影《归来》的,应该能想象出这个场景)。
 
而一到家,任摩逊和程远昭第一个担心的,就是任正非不要受连累,让他赶紧走。所以任正非没待几个小时,就匆匆离开了家。走之前,任摩逊把自己唯一的一双皮鞋拿给任正非,让他穿走,并嘱咐他:“记住知识就是力量,别人不学,你要学,不要随大流。”“以后有能力要帮助弟妹。
 
若干年后,任正非回忆:“我当年穿走爸爸的皮鞋,没念及爸爸那时是做苦工的,泥里水里,冰冷潮湿,他更需要鞋子。现在回忆起来,感觉自己太自私了。
 
任正非大学毕业后进入部队,80年代转业到深圳南油集团下面一个公司任职。由于没有社会经验,他被人骗了二百万,丢了工作,老婆也和他离了婚。任摩逊和程远昭当时已经退休,还特地到深圳去照顾任正非的生活,全家挤在租来的十几平米小房子里。
后来,任正非把华为做起来了,由于工作太忙,他也没有时间陪父母。任摩逊和程远昭住在昆明女儿的家里。
 
每次,程远昭和任正非打电话,都要牵肠挂肚,常常唠叨:“你又出差了”,“非非你的身体还不如我好呢”,“非非你的皱纹比妈妈还多呢”。

她还偷偷攒下几万块钱,和任正非的妹妹说,万一华为公司不行了,这钱是留给非非救命的。
 
1995年,任摩逊因在小摊上买了变质饮料,食物中毒而去世。2001年,程远昭出门买菜时,遭遇车祸去世。这成了任正非心中永远的痛。
 
回顾任摩逊和程远昭的一生,虽然他们没能给任正非提供衣食无忧的物质条件,但是,他们相濡以沫的感情,以及对家庭无私的付出、对子女毫无保留的爱,给了任正非最好的慰藉和教育。
 
任摩逊和程远昭的故事,被任正非写在了《我的父亲母亲》这篇文章里,也成为华为精神的一个源泉。 

2
与任正非同年出生的,有一位杭州女孩,名叫崔文彩,是工厂女工。

由于热爱苏州评弹,崔文彩放弃工厂工作,离乡背井来到无锡县剧团,当了一名评弹演员。

1964年,崔文彩20岁,生下了一个小男孩,起名马云。
 
马云的父亲叫马来法,是杭州摄影图片社的摄影师,后来也改行成为曲艺工作者。

我们不知道马来法是因为爱上崔文彩,才喜欢曲艺;还是因为喜欢曲艺,才爱上崔文彩。总之,这位由摄影师半路出家的曲艺人,后来做到了浙江省曲艺家协会主席的位置。
 
父母对曲艺的热爱,也遗传给了马云。幼年时的马云,常常跟着父母,在茶馆里听着杭州大书和苏州评弹过一天。
 
后来马云说:“我讲故事的水平比很多人好,有茶馆的功劳。
 
马云从小是个调皮捣蛋的小孩,给父母惹来无尽的麻烦。有一次因为打架,头破血流,缝了13针。
 
但马来法和崔文彩对孩子表现出无比的包容和爱护。马来法仿效孟母三迁,先后给马云转了3次学。
 
后来,马云迷上了学英语,马来法每天一大早陪着孩子骑车40分钟,到杭州大饭店去找外国人聊天。
 
马云高考失利,两次复读,也幸亏父母能够宽容相待,没有给他太大的压力。马云工作后,父母也是尽心尽力帮忙。他去美国考察的钱,还是父母帮忙一起凑的。
 
马云成名后,对父母信息保护得较好,所以他们的生活状况透露得不多。不过,滴滴和快的打补贴大战的时候,马云的妈妈上街打不到车,马云专门为此在网上发帖,呼吁大家停火。
 
他说:“几天前,我妈和我说她在路上打出租车,很久没有车停下来。她说她们这年龄的人不会用手机打车软件,不仅不能享受到‘竞争红利优惠’,连起码的打车服务也没有了。我父亲说要不是我公司参与这个竞争以及看到很多年轻人喜欢,他早骂上门来了。
 
从专门发帖喊话这个行为,以及帖子里提到爸妈的语气,可以明显看出,马云和父母相处融洽。而马来法因为老伴打不上车,就生气到要骂上门去,足见其对妻子的爱护。
 
崔文彩70多岁时,不忘当年在无锡县剧团的同事,专门召集大家去杭州玩。马来法和她在家里热情接待,还专门送给这些老姐妹们一本书:《这就是马云》。可见,在老人心目中,孩子始终是他们最大的骄傲。
3

另一位和马来法一样骄傲的父亲,也姓马,名叫马陈术。他儿子是马化腾。
 
马陈术出生于汕头,后来作为南下干部,在海南省东方市八所港务局任会计。
 
1971年,马陈术的太太黄惠卿,生下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就是马化腾。
 
作为70后,马化腾小学时期就赶上了改革开放,所以生活条件比任正非和马云要好不少,不仅吃穿不愁,父母还能为他订阅一些科学杂志,和购买科学仪器。
 
初中时,马化腾为了观测哈雷彗星,想买一台专业的天文望远镜。当时,马陈术工资还不到二百元,这台望远镜要花掉四个月的工资,所以,他拒绝了马化腾。
 
可是,几天后,黄惠卿帮儿子收拾书包,看到马化腾把这件事写到了日记里,并评论说:“他们扼杀了一个科学家的梦想。
 
当妈妈的心疼了,她和马陈术商量之后,还是为马化腾买了望远镜,花了700多元——要知道,那可是1985年。
 
马化腾从深圳大学毕业后,进入润迅公司工作。那时互联网开始进入中国,马化腾在“惠多网”建立了自己的站点,名曰“马站”,马化腾也成为当时网上知名的“马站长”。

尽管马化腾建这个网站纯粹就是玩的性质,还要花掉大笔的上网费,但黄惠卿还是极力支持,甚至要在马化腾出差的时候,帮他维护网站——如果“马站”断线,会有网友打电话来,黄惠卿就要负责接电话,并且按照马化腾写的清单,逐一排除故障,恢复网络——对一个不懂技术的家庭妇女而言,难度可想而知。
 
1998年,马化腾成立了腾讯公司。由于当时他还在润迅工作,所有工商注册的事情,都是马陈术去跑的,甚至“腾讯”这个名字,也是马陈术给起的,公司早期的会计账,全是马陈术在处理。
 
黄惠卿也为腾讯的创建出了大力——她是腾讯公司的法人代表兼董事长,持有60%的腾讯股份,一直到风投进入后才变更给马化腾。
 
腾讯有了QQ后,迅速崛起。马化腾也很快成为亿万富翁。不过,尽管事业成功,在家里,他还是一个小孩。
 
据黄惠卿透露:“马化腾事业成功了,但在生活上还得我们照顾他,他老爸退休后还得给他烫衣服呢。由于作息时间不一样,我们也要经常等他到半夜,有一次他老爸因为等他,竟在沙发上睡着了,得了重感冒。
 
——对父母而言,儿女做得再成功,在外面再怎么叱咤风云,回家了还是需要爸妈照顾的小孩。

4

任正非、马云、马化腾,都位于中国最成功企业家之列。他们的父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相互之间非常恩爱,对待子女非常慈祥。
 
事业成功和父母恩爱,这两者之间,是否有联系呢?
 
起初,我曾怀疑,这只是一种巧合,毕竟只有三个样本,还太少。
 
但后来,我又陆续研究了李彦宏、雷军、周鸿祎、刘强东、王兴、程维、张一鸣、黄峥等人,发现这是一种普遍现象。

中国最顶级的企业家,都有幸福的原生家庭,无一例外

中国最顶级的企业家,都有幸福的原生家庭,无一例外。
 
所以我认为,这也许可以总结为一个规律:
 
如果你想成为顶级企业家,你必须得出身于幸福的原生家庭。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子女成为顶级企业家,你必须得为他们打造一个幸福的原生家庭。
 
——至少在我的研究样本中,这个规律是成立的.

么,从幸福的原生家庭到成功的企业家,这个因果关系是怎么形成的呢?

其中的原因可能非常复杂,也许需要写一篇大论文才能说清楚。在这里,我简单推论几点:
 
1.对性格的塑造
 
一个孩子如果有幸福的原生家庭,从小置身于充满爱的环境,他的心理上就会有很大的安全感,从而会更加自信,更加积极乐观看待问题。
 
长大后,这些人更敢于闯荡,不那么害怕失败,因为做任何事情,都有父母在身后作为坚强的后盾,所以他们从小做事就有底气,长大了也更加无所畏惧。
 
受父母的耳濡目染,这些孩子更知道怎样相互付出、相互关怀。在创业时,他们更容易信任他人,在股权分配时也更大方,更容易搭建起互相信赖、精诚合作的团队。
 
任正非在《我的父亲母亲》里面,就重点阐述了这一点。他认为,自己的宽容、不自私,和面对磨难的坚强,都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
 
2. 对能力的影响
 
幸福原生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的包容与开放,他们有机会尝试更多新的东西,获得更好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父母如何为人处世,如何看待世界和人生,也会被孩子耳濡目染。所以,幸福原生家庭的孩子,情商会更高,更善于合理表现自己的愿望,更善于在不压抑自己的情况下,与他人和睦相处。
 
例如,阿里巴巴的马云有个最显著的特点:坚定地追逐梦想。他在认准一个目标之后,就倾尽全力,百折不挠地朝这个方向前进。其精神源泉,就来自于父母。
 
前面说过,马云的母亲是工人,父亲是摄影师,但他俩都为了曲艺,而放弃了原来的职业。在那个年代,这是多么不容易。
 
很多文章和书籍说,在戏曲家庭氛围长大,让马云的表达能力很强。而我认为,更重要的,其实是父母这种追求梦想的激情与行动对马云的影响。
 
3.对事业的帮助
 
看过电视剧《都挺好》的,应该都对苏大强印象深刻。从中我们看到,一个不好的原生家庭,对子女事业的拖累有多大。
 
而和睦的家庭,则可以让孩子没有后顾之忧,不需要整天为家里的事情分心,过多牵扯精力和担惊受怕。
 
相反,好的原生家庭,是孩子干事创业的良好助力。
 
任正非被开除以及离婚之后最困难的日子,是父母陪伴度过的。马云创业的最初资金,也离不开父母和妹妹的资助。
 
而马化腾的起步阶段,更是父母手把手帮着做起来的。母亲黄惠卿做了公司最早的法人代表和董事长,父亲马陈术亲自帮马化腾去跑工商注册,开着奔驰车来到马化腾的小公司给他做账。他们对这些杂事的处理,让马化腾可以心无旁骛地管好业务,对腾讯公司的顺利起步,可谓功不可没。
 
其实,父母对子女的帮助,未必是金钱、物质,或者具体做事上的帮助,更多还是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这对于创业者来说,是弥足珍贵的。而不好的原生家庭,往往就是缺少这些。

5 
近年来,“原生家庭”成为一个网络热词。
这个词本身是中性的,但是,当它出现时,往往都带着不好的意味。随便在网上一搜,和它连在一起的,都是“原罪”、“伤害”、“痛苦”、“创伤”等带有强烈负面情绪的词语。
我认为,这应该是一种“幸存者偏差”现象——只有对原生家庭不满的人,才有强烈动力在网上倾诉自己的故事。而从幸福的原生家庭走出来的孩子,则一般不会想到去说这个问题。
但是,从本文的例子和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幸福的原生家庭,会给孩子带来非常正面的影响。它让孩子能更好地看待这个世界、接纳这个世界,同时也更好地被世界接纳。
这个“幸福”,其实与物质条件无关。哪怕生活艰难如任正非,小时候也可以过得很幸福——虽然他可能没有足够的食物,但是他拥有足够的爱。
其实,成为顶级的企业家,只是幸福原生家庭的附赠效果而已。
夫妻相互恩爱、父母对子女慈祥,本身就是人生幸福的真谛。

所以,如果你生长在一个幸福的原生家庭,请感谢你的父母。

如果你的原生家庭并不幸福,也请不要气馁,你已经长大了,现在你的人生由自己作主。

不管好还是不好,过往已逝,余生还长。我们的童年已无法回去,但我们还可以给孩子一个光明的未来。

请回去拥抱一下你的另一半,和TA说声“我爱你”——也许,你们正在培养下一个马云、马化腾。

更重要的是,你们正在给孩子创造一个幸福的人生。

中国最顶级的企业家,都有幸福的原生家庭,无一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