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的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成为老板,或在准备成为老板。成为老板是一个易筋淬骨的过程,表示着以前自己身上的一些东西需要抛弃掉。你,准备好了吗?
没有确切目标的奋斗
王健林说过一句火了一阵子的话:“先定他一个小目标,比如挣他一个亿。”
一个亿在所有老板眼中是不是小目标暂且不论,当老板,第一个必须要舍弃的就是没有目标的奋斗。
目标和球门(足球)的英文都是Goal,足球场上,无论是教练,还是场上的11个球员,还是场边的球迷,让他们欢呼庆祝,让他们兴高采烈的只有一件事,就是自己的队员把球送进了对方的球门!进球就是目标,这一切源于战前教练狠狠地对他他们说:“把球给我踢进去!”有了目标,才知道劲往何处使。老板在公司里就是教练的角色,员工们可以迷茫,可以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但老板不可以,老板是一个团队领头羊的地位,需要时时刻刻清楚自己的目标,这样才能最有效率地将自己的团队带向巅峰。没有确切目标的奋斗,就好像醉汉打拳,每一拳都打在无用的地方上,出了力,却没走远。
创业初期就确定目标
目标分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随着公司的变化随时准备适当修改目标
槽糕的说话技巧
老板这个角色需要与很多人相处,所以必须扔掉你糟糕的交流技能包,掌握一门良好的说话技巧。我们从出生开始就在学习说话,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说话,不会说话的人像是交际场的贫民,无法和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这对于老板这个角色是大忌。我们常说: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并不是要求每一个人都八面玲珑、长袖善舞,而是要让大家知道说话技巧的重要性,与人交流,必须尊重对方的身份,了解对方的秉性,知道对方说话的目的。抛弃了糟糕的说话技巧,是建立起良好交际的第一步。
不说对方不感兴趣的话题
了解对方的逆鳞(绝对不能提起的痛处)
可以直率,不可口误遮拦
短浅的目光
老板应该是一个战略家,俗话说: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战略家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有着长远的目光,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短视是一个战略家致命的标签,立竿见影,刀下见菜对于一个企业的前期生存问题并没有错,但对于公司企业的发展,老板不能执着于眼前的蝇头小利,不能以为一个点就马上能换回很大的收益。一个企业的成功,必须是经过了千锤百炼的,并不在一朝一夕,有着短浅的目光,付出马上要求回报的老板,着实走不远。
保持耐心,做了正确选择之后,回报总会来到
坚持不懈,行百里路半九十九
僵化的思维
观念落后的地方,经济发展得就越慢,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几十年间得出来的一个结论。老板也一样,在现在这个时代,机会如同纸片一般飞来。要是没有一个开放的思维,仍然墨守成规,故步自封,你就会发现机会巧妙地避开了你。所以老板必须不能有僵化的思维,这个世界不缺机会,缺的是抓住机会的人。
学会看到事物的多面性。抛弃偏见,深刻考虑事物的另一面价值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从失败中找出好的一面,找机会推动企业发展
拖延的性格
俗话说:兵贵神速。金庸的小说里也写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一个项目,你半天就能完成,那就不要拖到明天,人的惰性很容易形成,却很难戒掉。一件事情只要开始了就不要停下来。一个老板,要是在行事作风上有了拖延的毛病,很容易影响到整个公司的工作积极性,要知道,延误军机在军队可是重罪。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拖延也一样。老板拖延,上行下效,员工也会跟着拖延。这样下去,久而久之,你的公司就只是一家毫无价值的公司。拖延症真的要不得。
今日事今日毕,不拖延
快速的行动力和自己敏锐的判断紧密联系,培养自己敏锐的判断力
单干的风格
企业不是一个人的战场,不需要老板独扛大旗,需要老板什么事都亲力亲为的,那是家庭作坊,那是个体户。一个人合格的企业,应该是一个有着凝聚力的团队,分工明确,老板作为团队的大脑,需要把所有人放在适合他们的位置上,适当地放权,自己担任一个统筹全局的角色。单干的风格会破坏凝聚力,也不容易培养出出色的员工。所有事情都老板做完了,员工还有什么地方发挥呢——诸葛亮当了丞相,连士兵打板子这种小事都要过问,在他死后,蜀汉人才凋零。记住,企业不需要一个人单干。
在公司强调团队的重要性
与员工一起团队协作
“跟我上”要比“给我上”“我上了”有用得多